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公司电话 9:00-17:30  周一到周五
网站首页 >> 特医食品(FSMP)的临床应用

特医食品(FSMP)的临床应用

作者:冬泽特医 发布时间:2025-02-19 14:24:29 浏览次数:37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疾病或医学状况下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而设计的配方食品,其临床应用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康复周期、降低并发症风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部分临床医生对特医食品的处方仍存在认知不足或应用顾虑。本文结合国内外权威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系统梳理特医食品的临床应用场景及规范,为医生提供科学背书,助力临床决策。

01特医食品的临床地位

国际临床营养学会(ESPEN)、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等权威机构均将特医食品纳入疾病营养治疗的核心方案。例如:

1、加速康复外科(ERAS)指南

术前禁食革新:传统术前禁食12小时已被淘汰,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1) 推荐术前6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4小时口服12.5%碳水化合物液体。研究显示,此举可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降低感染风险(证据等级:A级)。

术后早期营养干预:胃肠道手术后24小时内启动肠内营养(如短肽型特医食品),可加速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率。

2、肿瘤营养治疗指南 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若存在吞咽困难或胃肠道损伤,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0)推荐使用高能量密度、富含免疫营养素的肿瘤专用型特医食品(如添加ω-3脂肪酸、精氨酸),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治疗中断率(证据等级:B级)。

3、3、慢性疾病管理糖尿病专用型特医食品(低GI、缓释碳水化合物配方)被纳入《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用于血糖波动患者的餐间补充;

慢性肾病用低蛋白特医食品可延缓肾功能恶化(证据等级:A级)。

02特医食品的精准应用场景
1、外科领域从术前到康复的全周期管理

术前营养支持:针对营养不良患者(NRS-2002评分≥3分),术前7天使用高蛋白型特医食品,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30%以上;  

创伤修复:烧伤、严重创伤患者推荐高蛋白、高锌配方,促进创面愈合;  

老年骨科手术:富含维生素D、钙的特医食品可减少术后肌少症和跌倒风险。

2、肿瘤与放化疗患者

黏膜炎管理:含谷氨酰胺的液体特医食品可缓解口腔黏膜炎疼痛,维持营养摄入;

恶病质干预:联合EPA、支链氨基酸的配方可逆转肌肉流失(ESPEN指南推荐)。

3、消化系统疾病

炎症性肠病:要素膳或短肽型特医食品可作为诱导缓解期的首选营养方案;

胰腺炎恢复期:中链脂肪酸(MCT)配方减轻胰腺负担。

4、老年与危重症患者

吞咽障碍:稠度可调的匀浆膳型特医食品降低吸入性肺炎风险;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使用免疫增强型配方,降低感染相关死亡率。

03特医食品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与合规性

1、循证证据充分

特医食品需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其医学用途,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产品提供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数据。以某短肽型产品为例,其改善术后肠道功能的RCT研究已发表于《Clinical Nutrition》。

2、处方合规性明确

根据《食品安全法》,特医食品需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所以特医食品是临床营养干预的核心工具,医生可根据患者需求开具处方。

3、个体化选择要点

分型选择:全营养配方(替代一餐)、特定全营养配方(疾病专用)、非全营养配方(补充特定营养素);

剂量与疗程:参考患者BMI、疾病阶段及实验室指标(如白蛋白、前白蛋白)动态调整。

04医生行动建议

1、筛查营养不良风险: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指南》,首诊医师是营养筛查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住院患者和重点门诊患者开展营养筛查。

2、早期干预:在疾病确诊或围手术期即刻启动特医食品支持;

3、多部门协作:联合营养科、医务科、信息科建立院内处方路径,规范特医食品的采购与使用流程。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

特医食品fsmp

 

版权所有 © 上海冬泽特医食品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063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