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还有什么新花样——介绍一类特殊用途的医用食品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饮食均衡不偏食,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伴随我们每一天。但是,像婴儿、老人、孕妇等特殊生理时期的人群及特殊病理时期的病人,如:烧伤病人、放化疗期间病人、肿瘤病人、慢性炎症病人、免疫力低下人群、外科手术者、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肠镜检查特殊准备等,这两大类人群有相应的更加特殊的食品补充需求。
特医食品FSMP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因此孕育而生,简称特医食品,它不同于普通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新型产品,是需要特殊食物管理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的一类具有特殊食物用途的食品。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对医用食品提出3个必备要素:
1.满足特殊营养需要;
2.在营养医师(或医师、营养治疗管理师等)的指导下服用;
3.适用于需要特殊食物管理的人群。特医食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类特殊状态下食用的食品。
与药物相比,它不具备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但却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为病人后续的治疗和恢复奠定了坚实的营养基础。
根据我国标准中的定义,这类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特医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但不是正常人吃的普通食品。通俗地说,FSMP是病人吃的饭。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生病了,要吃得好点,增加营养”。
但这里所说“病人的饭”,是经过了临床医生和营养学家们大量的医学科学研究,以科学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的配方食品,是科学的,营养的,健康的“饭”。
在政府管理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已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纳入食品监管体系。
有些什么类型?
目前市面上的特医食品可以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主要适用哪些人群呢?
1、无法正常吃饭,或者进食量明显减少者。比如连续工作精神压力大,持续一周都没有办法按时、按点正常用餐,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体重减轻、精力变差的人。
2、正常食物消化吸收不良者。比如慢性腹泻、上消化道不完全性梗阻等患者。
3、营养摄入不足者。因为疾病、严重挑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且不够均衡的患者。
4、疾病状况下存在营养不良或者营养风险者。肿瘤患者不管是手术还是放化疗治疗中、治疗后,严重的慢性病患者比如肺病、消化道疾病患者,如炎症性肠病、重症肝病、胰腺炎、糖尿病、肾病等患者。
特医食品VS保健品
特医食品与保健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二者的原材料不同,特医食品富含营养成分,特定人群使用没有毒副作用;保健品则富含活性成分,在规定的用量下无毒副作用。
第二,二者的形态不同,特医食品几乎都是粉剂、溶液的形式;保健品是片剂、胶囊等形式。
第三,二者的国家管理方式不同。特医食品是和药品一样的规定,需要进行注册才可在市面上买卖;保健品可以注册也可以备案,二者满足其一即可。从国家的管控来看,特医食品的生产标准与配方成分比保健品更加严格、精准。
有些什么副作用呢?
特医食品不是保健品,和保健品有很大的区别。特医食品是满足一些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而设立的,针对食用者不同的生理特点与需求,产品的能量密度、渗透压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含量均有所不同。而且价格比较贵,不适宜长期替代正常饮食服用,必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怎么获取呢?
特医食品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应该在医院门诊和病房由营养医师给出指导意见。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
- 畅通特医食品行业难点堵点 ... 2025-02-19
- 为促进特医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已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行业监管、推动标准制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