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医食品使用率仅1.6%,特医食品 “新蓝海”蓄势待发!
“治疗营养不良,需要手段、需要武器,就像外科医生需要手术刀做手术一样。治疗营养不良的有效武器就是特医食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呼吁,每个人用好特医食品,保障自身健康。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杰军探讨特医食品营养治疗的新模式。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达80%,但2/3未得到营养治疗。
“营养是一线治疗,特医食品是营养治疗的有效武器。我国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数据库,收集了超过六万例肿瘤患者营养相关数据。”石汉平介绍,通过该数据库发现,我国三甲医院住院的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58%,加上轻度营养不良,总的发生率达80%。食管癌、胃癌、胰腺癌是整个营养不良发生最高的3种恶性肿瘤,防治营养不良的重点应该放在消化道。
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但是治疗率低。只有31%的营养不良的患者得到了营养治疗,2/3的患者没有得到营养治疗,在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中,50%以上未得到营养治疗。
石汉平表示,营养不良问题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南部地区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要好于西部地区,大城市优于小城市,小城市优于乡村。
营养不良发生最高的风险人群为老年人、农民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营养不良的死亡率非常高,高达20%。“建设无饿医院,不能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源性的营养不良。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保证其在良好营养状态条件下来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介绍,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是在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这些都是被动治疗。我们应该通过营养或心理治疗,主动提高免疫功能,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更长远的生存期。
营养不良人群中,使用特医食品的人数占比非常低。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杰军表示,在临床上,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对营养的关注仍旧欠缺。据一项针对4000多例结肠癌病人的欧洲研究,免疫和营养是影响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有了特医食品后,能让肿瘤患者活得更好,到2030年,真正让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期实现从43.3%到46.6%的宏伟指标。
“在肿瘤患者或者是慢性疾病患者中,营养不良的人群占比很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介绍,中国营养不良人群当中使用特医食品的人数占比非常低,只有1.6%,这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2015年食品安全法刚刚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确定为特殊食品的一种,给予它食品的属性和法律定位,特医食品在我国家刚刚发展起步,但市场需求巨大。特医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不仅因为人数刚性的增长,更因为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生命已经不光是长度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更有尊严的要求。
厉梁秋表示,“我们相信随着政策的规范化,更多的科研投入和更多产品进入市场,大家对特医食品逐步了解,医疗机构使用更加规范,特医食品行业一定能够成为下一个医疗的蓝海。释放政策红利,提升科普认知,特医食品一定能够迎来一个千亿市场。”
特医食品从药品到食品的过渡,是一个品类的解放。
改善住院病人,尤其是肿瘤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状况,是当务之急。专家呼吁,营养治疗和药物治疗应该并驾齐驱。特医食品从药品到食品的过渡,是一个品类的解放。特医食品不应该仅仅在住院期间,或者在病床上使用,在出院之后,在康复期的使用更加重要,在术前、术中、术后都有意义。
让特医食品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石汉平建议,让特医食品在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提高对营养的认识,进行科普宣教,让更多患者和医务人员了解特医食品的临床疗效,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和节约医疗费用方面的价值。
第二,患者要克服对营养治疗的疑虑,营养好了,肿瘤就会被抑制下去。
第三,呼吁更多的企业家研发更多更好的产品。
第四,希望学会推广特医食品的学术价值。
第五,政府管理部门对特医食品产业进行更多的政策倾斜。
“首先要加强对临床医生的营养知识培训,其次,要把营养加入到我国的诊疗规范、临床标准中去。”王杰军呼吁更多的学会、机构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临床研究,让中国医生拿到可信的数据,去说服患者,指导患者营养治疗。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
- 【新闻】《太原市特殊医学用... 2024-12-19
- 12月13日下午,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太原市食品安全学会联合举办《太原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营管理指南(讨论稿)》研讨会。会议由...【详细】